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25章 第三路魏军 (第1/2页)
马谡在濡须呆的非常心焦,骆统却怡然自得,每天跟马谡谈些有的没的兵书战论。 一开始马谡还认真跟骆统聊天,仔细分享自己看兵书的心得。 可几天后,他发现骆统一直都在敷衍自己,脸色开始越来越难看。 世子委托众人于我,不是让我在这消磨时光, 骆统…… 对了,世子说如果有什么问题,可以找骆统,看来关键还是在此人身上。 马谡沉下心,开始跟骆统了解东吴内部诸事。 骆统虽然尽力隐瞒,只捡好听的说,但马谡还是发现了一些之前被自己稍稍忽略的问题。 孙权不久之前从善如流,立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, 而孙权的长子孙登则拜骆统为师学习经义。 这看起来像孙权加深与江东世族联合的手段,可机智的马谡却从骆统的脸上读到了别的东西。 对了,东吴人最擅长的就是内斗, 他们江南和江北不对付,江南也未必就是铁板一块。 孙策的女婿都是吴郡人,而骆统…… 是孙辅的女婿。 马谡心思飞快转动,心中已经打定主意。 又混了一天,马谡坚决向骆统辞行,要去建业。 骆统苦笑道: “建业现在诸事繁忙,孙将军正秣马厉兵,准备北伐响应世子,幼常何必如此焦急? 过些时日……” “等不及了!” 马谡之前一直脾气不错,可骆统左右推辞,他索性拿出上国使者的派头,冷笑道: “我来此地之前,世子和邓将军说起公绪都赞不绝口, 说东吴诸将,只有公绪识得大体,能断大事。 想不到闻名不如见面,这濡须终非久留之地,在下告辞便是。” 马谡一甩袖子,长身而起,随口道: “好在世子另有布置, 不然这北上伐魏,千载难逢的机会便让公绪平白浪费在此了。” “幼常何出此言?” 东吴现在麻烦重重,哪怕被马谡一顿怼,骆统也只能好言相劝。 马谡摇头道: “此事你我双方有利,公绪既然不肯,那便不必多说, 世子在江东另有……我马谡在江东另有故人,我自去求他们襄助便是。” 如果说别的骆统还不当回事,可马谡说起这个,骆统还真是心里一阵惊慌。 他一直坚信刘禅早早和陆逊勾连, 看来刘禅这次是铁了心要让东吴出兵了。 骆统心思急转,赶紧低声道: “何必如此,幼常且细细说来,世子让我等如何施为?” 若是骆统就这么把马谡送去建业,马谡还真没什么办法, 这会儿见骆统口气松动,马谡才终于松了口气。 果然。 从骆统给邓铜送珍珠就能看出来,这些吴人的心思颇为活络, 特别是这些江东豪族,本来就跟孙权不是一心, 现在孙权衰弱,自然一个个又开始玩别的花样。 “世子别无他求,只求孙将军出兵倾力北上,兴复汉室,共伐曹魏!” 骆统舒了口气,眉头紧锁: “若是幼常想劝孙将军倾力北上,统也无能为力。 不怕幼常笑话,现在江东凋敝,山越频频为乱, 若是此时大举北伐,必然耽误春耕, 还请世子垂怜江东百姓,暂缓刀兵,给这数十万老小一条活路吧!” 骆统很会说话。 不是不肯打,只是世子仁德,想来不会让东吴百姓衣食无着流离失所,毕竟东吴的百姓也属于大汉的子民啊。 马谡这倒是被噎的说不出话, 许久,他才叹了口气,瞪着骆统的眼睛道: “公绪,这是世子交代的重要事,还请汝多多用心才是。” · 文聘常雕战败的消息传到雒阳,立刻引起了一阵恐慌。 文聘是宿将,守卫江夏多年,一直勇猛善战,没想到此番居然被关平生擒,可谓是魏军少有的大败。 连续两年,魏军在汉中、荆州两个方向先后大败,损失了大量的有生战斗力,于禁、庞德、文聘这样的猛将都被生擒。 联想到之前曹操去世不久就出现的大日食,不少人都在纷纷议论,说这天命似乎不在曹魏这边了。 曹丕听说文聘被擒,虽然有些惊讶,但是没有过多的恐慌。 文聘这一路如果能成功,自然是收效最大, 但一开始贾诩就不对他们报太大的希望,甚至认为文聘过于冒进,有可能有不好的结果,还不如按照计划到达襄阳流域,对襄阳展开围攻就行。 只是当时文聘太过自信,在给曹丕的信中,文聘很自得地表示自己跟襄阳城中的那个内应认识多年。 只要有他,别说夺回襄阳,便是斩杀关羽父子都有机会。 曹丕到底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家, 他居然就这样相信了文聘的鬼话。 他满心期待的等着文聘跟那个内应联合夺回襄阳,听说文聘居然贪功冒进被擒,曹丕虽然没有勃然大怒,却用力将前方送来的帛书捏碎,狠狠扔在一边。 虽然知道贾诩本来的谋划中并没有夺下襄阳的选项,但他心中还是多少有点失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