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举大佬_第10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03节 (第3/3页)

更有几分嫉恨,一时间阴暗的心思闪过,只盼着他会摔一个大跟斗。
  不少人都盼着苏凤章能摔一个跟斗,谁让他进入官场不久就闹出了这般的事情,四皇子现在有多喜欢他,太子一脉的人就有多厌恶他。
  可就像楚太傅猜测的那般,皇帝是个从不掩饰自己偏爱的人,宣武大典的修著还在准备中,苏凤章的升迁公文倒是先下来了。
  他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,实际上却干着修著的事情,也就是说,现在他的品级已经跟箫翰林持平了,成为了这一届进士中第一个升官的人。
  几个月的沉寂还没让健忘的百姓们忘记这位当初风头无二的状元郎,如今更是频频提起,京城人士最喜欢的就是谈论朝政了。
  舆论的最中央,苏凤章其实也暗暗叫苦,他提议箫翰林修书的事情,不过是因为索引目录的改编并不大,需要再加一个筹码。
  谁知道皇帝一听,竟是干脆利落的颁发圣旨,一副大动干戈的架势。
  四皇子更是已经开始诏令天下文人捐送藏书孤本,一时间天底下都在谈论宣武大典,一瞬间让苏凤章想到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。
  天知道他也没想过闹得这般大动静,可谁让他碰上一个心随意动的皇帝呢。
  既然闹大了,如今他也只能跟着一起干。
  幸亏皇帝一番人员安排下来,以他的履历只能当一个跑腿的罢了,连箫翰林几乎都排不上号,反倒是变得不起眼起来。
  苏凤章也努力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突兀,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多说,倒是让负责的两位大学士心生好感,暗道这苏凤章也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之人。
  《宣武大典》的修著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,光是准备就十分繁杂,按照苏凤章的计算,如果皇帝真的打算弄一本百科全书出来,恐怕至少也得十年时间。
  如今藏书都还未整理完毕,苏凤章每日看似忙忙碌碌,其实做的都是打杂的事情。
  他倒是甘愿如此,不过这一日却特意请了假,只因为等了几个月,他家中亲人今日会抵达京城,苏凤章自然是要亲自去接的。
  京城码头上,苏氏一家正收拾着行囊准备下船,白姨娘亦步亦趋的跟在苏赵氏身边,又勒令一双儿女不可乱走,心中总有几分担心的样子。
  苏赵氏倒是放松许多,笑着劝道:“白姨娘,你担心什么,这里是京城,天子脚下,不会有人作乱的。”
  白姨娘却说道:“小心驶得万年船,这都到了地方了,可不能出了乱子。”
  苏兰章却已经待不住了,两只眼睛一刻不停的往外瞧,兴致勃勃的说道:“娘,姨娘,这里就是京城吗,看着果然比咱们湖山县热闹多了。”
  苏慧慧在旁边笑道:“当然热闹,这里可是京城,大周最繁华富贵的地方。”
  自从几个月前家中得到了二哥高中状元的消息,一家人嘴上的笑容就没有停歇过。
  原本苏赵氏是不想进京的,怕一家子老小反倒是拖累了苏凤章,再者按照大周朝的规矩,入朝为官之后,每三年官员是可以请一个长假回家探亲。
  村长族老那边都等着苏凤章回家探亲,到时候好开祠堂祭祖呢。
  只是过了一段时间,苏凤章写信回乡,道明了翰林院暂时不准假,至少也得等到明年才行。苏赵氏这才改了主意。
  只有苏阿荣一个在苏凤章身边,她是如何都放心不下的,两个大男人一时半刻还好,长年累月的没有人照顾哪里能行。
  苏赵氏怕儿子吃亏,又见苏凤章心中写到苏兰章的教养和苏慧慧将来的婚配问题,这才下定决心入京,只是前前后后的准备起来,他们抵达京城已经是中秋之后了。
  白姨娘一把拉住活蹦乱跳的儿子,叮嘱道:“别乱跑,待会儿丢了我可不管。”
  苏兰章嘻嘻一笑,拿起一个包裹就说:“娘,我来帮你。”
  “哪里要三少爷帮忙,奴婢来就行啦。”说话的是苏赵氏后头才买来的丫鬟杏儿,她年纪不大,力气倒是不小。
  魏娘子也笑道:“是啊,这些让奴婢们来就成了。”
  正说着话呢,两个男人走了进来,正是苏二叔家的苏辞章和苏草章兄弟俩,前者笑着说道:“婶子,可以下船了。”
  苏辞章摸了一把苏兰章的脑袋,笑着说道:“哥哥来就成,你这细胳膊细腿的别折腾了。”
  苏家除了苏兰章都是女眷,苏兰章有还是个孩子,苏氏一族自然不放心他们单独出门,最后便让苏家兄弟俩来护送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